写景
咏物
写花
梅花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园林
写老
读书
惜时

译文

第一句“池开尽养右军鹅,真草朝朝墨几螺”的译文是:池塘边开设了养鹅的场所,鹅群之中真草之间,每天早晨都要研磨出许多墨水。
第二句“少日悔教团扇贵,暮年知厌练裙多”的译文是:年轻时后悔曾经让团扇变得如此昂贵,到了晚年却知道对穿着华丽裙子的追求已经厌倦。
第三句“蝉吟未必无心甚,龙听其如有角何”的译文是:蝉鸣未必没有深意,龙听其声音若有其长角又能如何呢?
第四句“新作园林娱白首,梅花一树最婆娑”的译文是:新建的园林中寻找着快乐的晚年生活,而一棵梅花树最显得姿态婆娑。

赏析

此诗《过梁馀仲池亭赋赠》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池塘养鹅、文人雅集的场景,同时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首联“池开尽养右军鹅,真草朝朝墨几螺。”以“右军鹅”暗喻书法大家王羲之,借养鹅之景,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艺术追求。每日挥毫泼墨,如同鹅在水中嬉戏,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颔联“少日悔教团扇贵,暮年知厌练裙多。”通过对比少年时对名利的追逐与老年后的淡泊名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年轻时可能过于看重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到了晚年,更懂得珍惜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生活。颈联“蝉吟未必无心甚,龙听其如有角何。”运用拟人手法,将蝉与龙赋予情感,蝉的吟唱并非毫无心绪,龙的倾听也并非真的有角。这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世间事物复杂情感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内心纯净的向往。尾联“新作园林娱白首,梅花一树最婆娑。”描绘了诗人晚年在新建的园林中享受生活的画面,以梅花的婆娑姿态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坚韧。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池塘养鹅、文人雅集、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屈大均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