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游
口
号
(
其
二
)
洗
头
盆
里
水
初
寒
,
明
月
偏
宜
镜
里
看
。
二
十
八
潭
閒
照
遍
,
玉
颜
新
似
水
花
丹
。
写水
山水
咏物
玉的赞美
月光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洗发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美感。首句“洗头盆里水初寒”,以“初寒”二字点出季节与氛围,暗示了秋夜的凉意,同时也为后续的月光与水色渲染营造了背景。洗头盆中的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凉,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画面。次句“明月偏宜镜里看”,巧妙地将明月与镜子联系起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镜面般明亮,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月光下的自我审视,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的意味。第三句“二十八潭闲照遍”,通过“二十八潭”的数量词,不仅展现了水体的广阔与丰富,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换,仿佛在说主人公在月光下漫步,逐一欣赏着每一处水面的倒影,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玉颜新似水花丹”,将主人公的容颜比作水中绽放的红花,既赞美了她的美丽,又借用水中倒影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和赞美。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月夜的静谧之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汉江岸二首(其一)
宋·陈造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许真君铁柱
唐·李翔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岳州宴姚绍之
唐·张说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孤山
宋·谢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天童山溪上
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