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
酉
秋
怀
(
其
五
)
飓
风
秋
大
作
,
无
恙
墓
堂
新
。
孝
感
非
孤
子
,
神
灵
是
二
人
。
竹
多
留
凤
尾
,
松
未
破
龙
鳞
。
一
一
栖
乌
在
,
飘
零
祗
洽
旬
。
秋景
怀古抒情
写风
孝道亲情
动物
离别情感
译文
秋天的飓风大作,墓堂前却安然无恙,显得格外新。
孝心感动的不只是一个人,神灵也因这份孝心而存在。
竹林里留下了凤凰的尾巴,松树没有被触碰到,像龙的鳞片一样没有受到损伤。
一只只乌鸦栖息在树上,而那些飘零的时光,恰逢十天一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飓风中的墓堂景象,充满了对孝道与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人以“飓风秋大作”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无恙墓堂新”一句,转而聚焦于墓地的宁静与庄严,似乎在说尽管外界风雨交加,墓地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平静与秩序。“孝感非孤子,神灵是二人”,这两句表达了对孝行的赞美和对神灵的信仰。诗人认为孝顺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是一种能够感动天地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也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的体现。同时,将神灵比作“二人”,或许暗含着对孝行的双重肯定,既是对人间孝行的赞颂,也是对神灵庇佑的祈求。“竹多留凤尾,松未破龙鳞”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竹子的坚韧与松树的挺拔,分别象征着不同品质的人格形象。竹子的“凤尾”可能寓意着高洁与优雅,而松树的“龙鳞”则可能象征着力量与不屈。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一栖乌在,飘零祗洽旬”描绘了一幅乌鸦在墓地栖息的画面,乌鸦在这里象征着哀伤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一场景既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孝道、自然与神灵之间深刻而复杂的思考。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
舟次怀旧
明·卢龙云
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寄曾用耿
清·施世纶
何时清兴不君同,倏尔分飞似转蓬。北地寒深犹有菊,南天岁晚正多鸿。子归尚恋燕山月,我客长怀故里风。无限蒹葭秋水永,令人日暮望江东。
和通甥韵(其三)
明·陈㷆
径边风竹水边花,半是畬田半隐家。乍断石桥攀险渡,将沽村酝倩人赊。风翻芋叶倾团露,雨洗溪毛落晚霞。可是豪吟犹未了,怪来幽鸟弄山茶。
陨叶
唐·无可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和书画舫联句韵
元·李廷臣
榑桑旭日红半壁,草色如天青满帘。入海雀群应化蛤,逐风龙唾或生盐。长云带水连三岛,落月和星转四檐。灵穴怪鳅潮捲尾,山中老兔颖濡尖。仙姬具饭青精细,庖吏储鲜异味厌。翠釜出驼行.....
题心畬秋园杂卉册子(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望中谁实百芳庭,捲地凉风取次经。入梦姞兰虚服媚,回心苏蕙是英灵。孤根托处宁辞忌,沉醉闻时倘可醒。性烈香煎终不悔,起看鸿影入青冥。
昭君怨
清·陆求可
十日九多风雨。尽是引人愁绪。何事废清吟。为秋深。两岸丹枫冷落。一径黄花寂寞。我欲倒千钟。向新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