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蠡
浮
海
鸱
夷
一
棹
多
,
飘
然
应
自
老
烟
波
。
身
全
岂
合
为
齐
相
,
赀
累
将
无
愧
越
娥
。
子
死
千
金
当
市
井
,
师
遗
一
策
是
岩
阿
。
会
稽
山
下
馀
汤
沐
,
士
女
犹
传
采
葛
歌
。
咏史怀古
地点名胜
写景山水
怀古悼亡
情感抒情
其中:
译文
乘着鸱夷子皮那样的木筏漂浮在海上,轻松自在,似乎自己已在烟波中老去。
保全自身怎会去做齐国的宰相呢?我的财富即使累加也不会让越地的女子感到羞愧。
你的死价值千金,应当在市井中传颂;老师的遗留策略就像那岩上的隐士一样重要。
会稽山下还有温泉可以沐浴,士人和女子们还传唱着采葛的歌谣。
赏析
此诗《范蠡》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首句“浮海鸱夷一棹多”,以“浮海”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范蠡乘舟出海的壮举,一个“多”字则暗示了他多次往返于海上,不畏艰难险阻。接下来,“飘然应自老烟波”一句,通过“飘然”二字,表现了范蠡在海上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而“老烟波”则暗示了他在此度过了一生。“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两句,是对范蠡放弃官场权力,选择隐退生活的肯定。这里,“身全”指保全自身,而“岂合为齐相”则表达了对官场权谋的不屑;“赀累”意为积累财富,而“无愧越娥”则是对范蠡在越国的功绩和贡献的认可。“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两句,通过对比范蠡之子的市井生活与范蠡自己隐居山林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范蠡对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重视。其中,“子死千金当市井”可能是指范蠡之子在世俗生活中遭遇不幸,“师遗一策是岩阿”则暗示了范蠡在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最后,“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两句,描绘了范蠡在会稽山下的生活情景,以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之情。“汤沐”可能指的是沐浴更衣,象征着精神上的洗涤与净化;“士女犹传采葛歌”则表明范蠡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蠡一生的回顾,不仅赞扬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也深刻揭示了其对自由、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