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
西
写景
咏物
历史怀古
情感表达
地名
山景
航海
商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番禺山与越华楼的壮丽景象,以及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诗人以“长城”和“郁洲”为喻,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广阔。接着,通过“东井气”和“大江流”的对比,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更迭。最后,诗人感慨于白鹅潭边的往昔繁华,以及对西洋可能带来的隐忧的担忧。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思。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