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梅
村
作
(
其
二
)
一
水
湾
环
入
,
花
深
自
不
知
。
舟
因
梅
片
重
,
杯
以
鸟
声
迟
。
石
隐
陂
陀
势
,
烟
生
洞
壑
姿
。
阮
公
多
子
侄
,
更
有
竹
林
期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写梅
怀古
怀情
译文
一条河流环绕着,花丛深处的景色却让人不知其所在。
船因梅花片片而显得沉重,酒杯因鸟鸣声声而显得时间过得缓慢。
石头隐藏在坡地的形态中,烟雾在洞穴和山谷中展现出其姿态。
阮公的子孙侄子很多,更有竹林期待着他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首联“一水湾环入,花深自不知”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水波环绕、花木繁茂的景象,水道弯曲,仿佛引领着人进入一个幽深的花海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颔联“舟因梅片重,杯以鸟声迟”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生活场景。梅片指的是梅花瓣,这里借指轻盈的船只在梅瓣飘落的季节显得格外沉重;同时,鸟鸣声也因为环境的静谧而显得更为悠长,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水乡生活的闲适与和谐。颈联“石隐陂陀势,烟生洞壑姿”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石头隐藏在起伏的地形中,烟雾在山谷间缭绕,既表现了山水的壮丽,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深邃。尾联“阮公多子侄,更有竹林期”引用了阮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相聚的渴望。阮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放诞不羁著称,此处借阮籍及其子侄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相聚不易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