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西
宁
张
邑
侯
山
响
亭
(
其
一
)
官
舍
苍
苍
万
叠
山
,
琴
声
半
落
瀑
泉
间
。
春
风
只
自
弦
中
出
,
吹
得
桃
花
去
复
还
。
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春天
桃花
城市
官舍
译文
第一句“官舍苍苍万叠山,琴声半落瀑泉间”可以翻译为:在官舍的周围,青苍的山峦层叠起伏,像无数道波浪涌动;那美妙的琴声飘荡在山间,似乎落入了瀑布流泉之间。
第二句“春风只自弦中出,吹得桃花去复还”可以翻译为:仿佛只有春风能自然地从琴弦上流淌而出,轻柔地吹拂着桃花。那些桃花随风舞动,如同轻云,时而飘去,时而又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舍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存,以及音乐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首句“官舍苍苍万叠山”,以“苍苍”二字描绘出官舍周围群山连绵、郁郁葱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万叠山”则强调了山峦之多,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次句“琴声半落瀑泉间”,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想象琴声在瀑布的水声中回荡,仿佛音乐与自然界的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这里的“半落”二字,既表现了琴声的悠扬,又暗示了它与瀑布声的交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第三句“春风只自弦中出”,将春风的生机与活力赋予了琴弦,暗示了音乐的力量能够激发自然界的生命力。这里使用“只自”二字,强调了音乐与春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仿佛音乐本身就是春风的源泉,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最后一句“吹得桃花去复还”,以桃花的飘落与回归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拂下万物复苏、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桃花的“去复还”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象征着生命循环不息的美好寓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官舍、山峦、琴声、瀑布、春风、桃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