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景
动物(鱼
蝉)
地点
东安
情感
思乡
季节
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安舟中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联“秋水流何急,鱼梁欲上难”以急流和难以攀登的鱼梁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季水流湍急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行船的艰难。急流与鱼梁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不易。颔联“风雷争一石,烟雨失诸滩”进一步渲染了舟行时的恶劣天气。风雷交加,仿佛在争夺着一块石头,而烟雨迷蒙,使得原本清晰的河滩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也象征了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颈联“渡口鸣蝉乱,人家落木寒”则将视角转向了渡口与村落。鸣蝉声声,扰乱了宁静,而随着落叶飘零,家家户户都显得格外寒冷。这一联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既热闹又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青山千万转,不得见东安”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东安的向往与无奈。尽管青山连绵,道路曲折,但最终却未能到达东安,留下了一丝遗憾与期待。这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程的隐喻,暗示了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碍与未尽之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挑战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