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
苏
杨
柳
枝
词
(
其
六
)
露
咽
烟
啼
总
不
明
,
飞
花
如
送
复
如
迎
。
长
条
不
忍
轻
攀
折
,
为
尔
临
风
最
有
情
。
写景
写柳树
抒情
春天的词
花
婉约的
赞美
场景
临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杨柳枝的美丽与柔情。首句“露咽烟啼总不明”,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清晨露水滴落和烟雾缭绕的景象,赋予了生命,仿佛露珠在哭泣,烟雾在呜咽,却不明所以,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飞花如送复如迎”,通过“飞花”这一意象,展现了春日里花瓣随风飘舞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投射——花瓣既像是在送别,又像是在迎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不舍。“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杨柳的长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柔韧,诗人不忍心轻易折断,是因为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最能触动人心,展现出一种深情与敬畏。这里不仅赞美了杨柳的美,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姑苏杨柳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其所寄托的情感与哲思。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唐·张说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薰.....
雨霁,与近邻小游
清·李宪噩
屋角雌鸠鸣,山家知足雨。凉飔始振条,阴霭尚延圃。适野聊薄游,遂及田间侣。沙水浑亦洁,忻然过前浦。登高瞰原隰,新华满禾黍。明丽出远山,飒爽启晴宇。岭霁云犹烧,林暝月已吐。乘.....
勾溪暮归
明·陈鉴(用明)
净漱沧浪坐晚凉,浩歌篷底又斜阳。贫能到骨心方逸,懒得成痴事尽忘。梦里风烟诗帙乱,手中湖海钓丝长。东风吹入勾溪棹,碧草清波十里香。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其二)
宋·苏辙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