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何
子
往
桂
林
桂
林
襟
五
岭
,
山
翠
尽
成
岚
。
去
逐
湘
江
北
,
归
从
漓
水
南
。
故
人
待
徐
孺
,
太
守
是
嵇
含
。
岩
穴
多
勾
漏
,
行
春
共
玉
骖
。
送别
写山
山水
怀古
赞美地点
咏历史人物
译文
桂林背靠五岭,山色苍翠,云雾缭绕。
我要去追逐湘江的北面,回来时从漓水的南面走。
故人等待着徐孺的到来,太守是嵇含。
岩洞中有许多勾漏的景致,行春的旅程与玉骖同行。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送何子往桂林》。诗中描绘了桂林山水之美,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联“桂林襟五岭,山翠尽成岚”,开篇即以桂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入笔,桂林位于五岭之南,群山环绕,山色青翠,云雾缭绕,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颔联“去逐湘江北,归从漓水南”,描述了友人何子前往桂林的行程,他将沿着湘江北上,再从漓江南归,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颈联“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徐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嵇含则是晋代文学家,用这两个典故来赞美桂林地方官的雅量和对人才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桂林是一个文人荟萃之地。尾联“岩穴多勾漏,行春共玉骖”,岩穴指的是桂林的溶洞,勾漏是其中一种,行春则意味着春天的游览,玉骖则是形容马匹的华美。这一联既描绘了桂林独特的自然风光,也预示了友人何子在桂林的愉快旅程,与当地官员一同欣赏美景,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用典,不仅展现了桂林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桂林人文环境的高度评价。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