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皋
(
其
四
)
翠
微
春
更
湿
,
烟
雨
欲
无
山
。
白
鹭
一
溪
影
,
桃
花
何
处
湾
。
渔
村
疏
竹
外
,
古
渡
夕
阳
间
。
田
父
不
相
识
,
相
随
谷
口
还
。
写景
春天
山水
田园
动物
白鹭
写花
桃花
抒情
译文
翠绿的山林里春意更浓,湿润的气息弥漫,烟雨朦胧中几乎看不见山峦的轮廓。
白鹭在溪流中映出自己的影子,桃花盛开的地方却不知在何处的河湾。
渔村的景象隐约出现在稀疏的竹林之外,古老的渡口则矗立在夕阳之间。
田间的农夫并不相识,我却跟随他们一起回到了谷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湿润的翠微山色和烟雨迷蒙中的景色。"翠微春更湿",写出了山色在春雨中显得更加翠绿湿润,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朦胧的意境。"烟雨欲无山"进一步渲染了烟雾与雨水交织,使得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白鹭一溪影"聚焦到水边,一只白鹭在溪水中投下倒影,动静结合,富有生机。"桃花何处湾"则借问桃花盛开的溪湾,暗示了春天的繁花之美,但又未直接写出,留有想象空间。"渔村疏竹外"转向乡村景象,渔村隐藏在稀疏的竹林之外,透露出宁静与质朴。"古渡夕阳间"则描绘了古老的渡口在夕阳余晖中,时光仿佛凝固,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最后两句"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描绘了农夫不知诗人来访,诗人却随其归向山谷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日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