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粤
督
府
祝
嘏
词
(
其
二
)
崧
台
此
日
即
崧
高
,
乔
岳
精
灵
在
节
旄
。
炎
海
一
边
消
瘴
疠
,
越
裳
三
载
息
波
涛
。
雍
容
师
保
惟
周
礼
,
羽
翼
春
秋
有
楚
骚
。
棠
下
人
多
春
酒
献
,
巡
行
召
伯
不
辞
劳
。
山水田园
祝福赞颂
颂德抒情
译文
崧台今天如同登高之处,高山的精神(可能是指其雄伟或其上的神仙)表现在旌节之上。
炎热的海域那边瘴气消散,越裳之地三年来风平浪静。
庄重尊贵的师保(可能是指朝廷官员)只遵循周朝的礼仪,文人的羽翼中有楚国的诗歌。
棠树下的人们纷纷献上春酒,召伯(一位古代官员)巡视各地不知疲倦,不辞辛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两粤督府祝嘏词》中的第二首,通过对崧台、乔岳、炎海、越裳等地的描绘,以及对周礼、楚骚的引用,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首联“崧台此日即崧高,乔岳精灵在节旄”以崧台、乔岳象征崇高的地位与神圣的权力,通过“精灵在节旄”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灵性与政治权力相联系,寓意深远。颔联“炎海一边消瘴疠,越裳三载息波涛”描绘了治理者通过智慧与努力,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消除了疾病与动荡,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颈联“雍容师保惟周礼,羽翼春秋有楚骚”运用了周礼与楚骚两个典故,前者强调了礼仪制度的完善与尊崇,后者则体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创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文化昌盛的社会图景。尾联“棠下人多春酒献,巡行召伯不辞劳”以棠树下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春酒献”的习俗,展现了人民对官员的尊敬与感激之情,而“巡行召伯不辞劳”则赞扬了官员勤勉尽责、为民服务的精神,整个画面温馨而充满人情味。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在结构上严谨有序,语言上典雅流畅,更在内容上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