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
田
拂
袖
归
来
梦
始
安
,
貂
裘
敝
尽
雪
盈
冠
。
一
林
柿
叶
供
书
翰
,
两
部
蛙
声
不
属
官
。
佳
境
渐
从
閒
处
入
,
老
怀
应
比
旧
时
宽
。
山
房
酿
得
松
花
酒
,
长
供
渔
樵
作
淡
欢
。
田园
写景抒情
怀古
写雪
写山
颂德
颂酒
译文
拂去衣袖归来时,梦中才感到安宁。貂皮大衣已经破旧,雪落满了头顶。
在一片树林中,用柿叶做书写的纸张。两边的蛙声喧嚣,但这并不属于官家的烦恼。
美好的景色渐渐从闲适之处进入视野,老年的情怀应该比以前更加宽广。
在山间的房子里酿造了松花酒,常常用来与渔人和樵夫一起享受这份淡然的欢乐。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归田》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惬意生活。首句“拂袖归来梦始安”,表达了诗人卸下官职回归田园后内心的安宁与梦想实现的满足感。接着,“貂裘敝尽雪盈冠”形象地写出诗人衣着简朴,但精神焕发,雪花满头,象征着清贫而高洁的生活态度。“一林柿叶供书翰”,诗人以柿叶为纸,寓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物带来的文人墨趣,体现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两部蛙声不属官”,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世喧嚣,与蛙鸣为伴的宁静生活,官场事务不再牵绊。“佳境渐从閒处入,老怀应比旧时宽”,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心境愈发宽广,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乐趣。“山房酿得松花酒,长供渔樵作淡欢”,最后两句写诗人亲手酿制的松花酒,成为他与渔夫樵子共享的清淡之乐,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理想。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生活的闲适与自得,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
猜您喜欢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渔父辞(其三)
宋末元初·毛直方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出山古像赞
宋·释智愚
金钟夜击九重城,六载归来改瘦形。待得众生心眼活,雪山依旧碧崚嶒。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