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岱
(
其
三
)
我
往
谢
时
辈
,
岱
宗
来
攀
跻
。
身
披
紫
绮
裘
,
足
蹑
青
云
梯
。
举
日
周
宇
内
,
祇
觉
群
山
低
。
元
气
一
分
散
,
万
象
忽
已
迷
。
长
风
袭
衣
裾
,
九
夏
寒
凄
凄
。
惊
雷
足
下
起
,
细
若
婴
儿
蹄
。
不
觉
骤
雨
过
,
倒
景
衔
峰
西
。
缥
缈
紫
金
梁
,
屈
挂
垂
天
霓
。
熟
视
不
敢
蹈
,
恐
践
仙
人
栖
。
出
有
而
人
无
,
谁
能
测
端
倪
。
山水写景
写山
赞颂
哲理
译文
我前往向同辈们道谢,登上了泰山。
身穿紫色的锦裘,踏着如云彩般高耸的石阶往上攀登。
在日光照耀的天地间,觉得众山似乎都在脚下。
元气一旦分散,万物景象突然变得模糊不清。
长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即使是盛夏也感到寒意逼人。
脚下突然响起了雷声,犹如婴儿细小的啼哭声。
一转眼雨已经下过,云影环绕山峰倒挂在天边。
隐约看到高悬的紫金梁,似乎连接着垂在天际的彩虹。
看着它不敢踏足前行,担心会踩到仙人的居所。
这样的景象有形而人却无法触及,谁能预测它的始末呢?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徐咸清的《登岱(其三)》描绘了作者攀登泰山的壮丽景象和奇妙感受。诗中,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述自己身穿紫色华服,踏上如青云般的山路,视野开阔,感觉群山皆在脚下显得矮小。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元气磅礴,万物在其中显得微不足道。随着长风拂过,即使夏日也感到寒意,脚下惊雷虽小却震撼人心。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西边的山峰上,形成倒影,宛如天空中的紫金桥梁和垂天彩虹。面对这神秘而壮观的景象,诗人敬畏不已,不敢轻易涉足,生怕打扰了仙人的居所。最后,诗人感慨这种超凡体验的独特性,世间少有人能领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之意。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
清·徐葆光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八.....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