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田园
离别送别
写心
写我
节气

译文

我家住在白云之中,那里的幽静让我感到十分自在。
只有与“十八公”结下深厚的缘分,才能共度此生。
谁能等待“苓珀”的成熟?时光匆匆,逼迫着岁月流逝。
突然听到笙声鹤鸣,让我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我家白云中,幽兴何蹁跹”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宁静,仿佛诗人居住在一片飘渺的云海之中,享受着内心的欢愉与自在。接着,“惟有十八公,共结三生缘”则暗示了诗人与一位或一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跨越三生的缘分,难以割舍。“苓珀谁能待,风霜逼彫年”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苓珀”可能是指珍贵的药材或宝石,象征着美好而稀有的事物;“风霜”则是自然界中的严酷考验,暗喻时间的磨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珍惜眼前人和事的重要性。最后,“忽闻笙鹤音,忘我食与眠”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美好的画面。诗人突然听到了仙乐般的音乐,仿佛是仙鹤在空中演奏,这让他忘记了日常的饮食和睡眠,完全沉浸在了这份超凡脱俗的美妙之中。这种体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度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精神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珍惜。

徐瑞

362首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您喜欢

和答吴尉俞灏商卿见赠因用韵送行
宋·孙应时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閒愁到酒边。
元夕
宋·方岳
茅屋相看冷似冰,蒲团孤坐澹于僧。数行老墨閒居赋,一炷寒灯耐久朋。时异不供三太息,吾衰何啻百无能。后山亦有梅花月,不复年时兴可乘。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清·曹玘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红袖倚阑春未老,绿窗欹枕月初沈。笙歌十五年前梦,风雨三千里外心。独喜护花天有意,九分晴带一分阴。
三月晦到大庾
宋·张九成
我登超然台,积雨久不止。台下柳成行,柳下满塘水。环塘率乔木,照影弄清泚。恍如在故乡,西湖古寺里。气象极幽深,景物尽苍翠。十年劳梦想,一夕居眼底。独坐不能去,颓然起深思。钟.....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其二)
明·罗万杰
虎溪三笑羡同时,把臂深林好在兹。拟续宗雷高士步,肯违嵇阮素交期。天寒鹤怨桥边语,夜静猿呼泽畔词。一卧峰头惊景换,青袍白马不胜悲。
贺新郎·郑师许自北流萝村来书,并题双树居词,依韵奉答。书云:近熟读辛苏调,已和贺新郎全部,故及之
清·杨玉衔
何处容吾钓。况年来、虫天尘劫,支鸿孤矫。沽酒典衣聊作达,我大乾坤自小。呼牛马、从人嘲笑。尝惯风波蓬梗味,细思量、毕竟无家好。游傍海,狎鸥鸟。别来霜鬓知多少。喜见说、豪情胜.....
有怀山中(其二)
宋·沈与求
冠卷尘埃亦漫弹,勒移终复愧家山。它年猿鹤应相笑,倦羽卑飞久未还。
送西域丁鹤年兵后还武昌省亲墓(其一)
明·来复
寇乱移家去鄂城,白头重到影竛竮。田归东里新编甲,墓指西人旧姓丁。樵牧不侵经世变,松楸无祭泣山灵。野棠花落啼鹃急,一酌椒浆老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