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地点
秋天的写景
水景
季节变化
秋天的季节变化
萧寥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日的画面。"蟹簖湾湾罫布棋"运用了比喻,将蟹簖(捕鱼的竹栅)排列的形状比作棋盘,形象地展现了河湾的布局之美。"霜空老柳照横漪"则写出了秋日的清冷,老柳在霜空下映照着水面的波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枯萍折苇萧寥意"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清,枯萎的萍草和折断的芦苇透出一种萧瑟之意。"转胜浓云蘸翠时"则以对比的手法,说这样的景色反而胜过浓云密布、翠色难显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欣赏和喜爱。翁方刚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这首《赵北口(其二)》就是如此,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他对江南秋景的深深感慨。

猜您喜欢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幽居五首(其一)
明·金大舆
篱落豆花满,阶除苍藓多。微云翻早雁,轻雨滴寒莎。负手看青竹,牵衣爱绿萝。萧条扬子宅,独酌有长歌。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清·金志章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发景州
元末明初·刘基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东湖曲(其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处处龙舟金鼓来,兰桡桂楫沸如雷。东江水斗西江水,夺尽花红暮未回。
渡江
清·爱新觉罗·弘历
吴越巡方两月周,长江回泛木兰舟。风恬北指瓜洲渡,天朗西穷巫峡流。花有繁红识津口,树成嘉荫出城头。金山背拥苍岩迥,绿字曾题初度游。
陪衡阳王游耆阇寺诗
南北朝·张正见
甘棠听讼罢,福宇试登临。兔苍移飞盖,王城列玳簪。阶荒犹累玉,地古尚填金。龙桥丹桂偃,鹫岭白云深。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清风吹麦陇,细雨濯梅林。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夷甫诸公何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