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簿
怀古
历史
艺术
赞美
读书
写景

译文

1、哎呀,政宣时期的翰林所画的画,题字大定、明昌之间。
2、当时金国已经攻占了汴京,绿云红雪般的美景堆砌在三山之中。
3、回想起花石和运送的船只那些日子,笙歌、各种商品丰富多彩,现在只能借着蔓草和离黍的景象来看了。
4、梁园的清明时节花已经落了,鹊山的寒食节酒也已残余不多。
5、长沙百年的世泽被追求,钤山却被权奸用千镪来输送。
6、文江的才子只写了记述,南濠的题跋话语可以省略。
7、听说有内臣偷走了胠箧中的宝物,御沟中藏匿的珍宝也是他们费尽心思得到的。
8、有人怀疑这些宝物被藏入了冯保那里,但冯保的手写跋语至今仍然保存完整。
9、以往青父继承了性父的遗志,不提李祁和吴宽二人。
10、冯后的宝物流落到了谁的手中?瘦金体的题字已经难以寻找了。
11、主人独具慧眼并富于搜集选择的能力,这件宝物自然不会流失。
12、我们在晴朗的窗前欣赏这宝物,眼界大开,心情舒畅。
13、它可以作为《易图》来玩味消长之理,也可以作为《无逸》《豳风》来观赏。
14、画家的这一技艺竟能达到如此地步,哎呀,这真是择端的真迹啊!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方刚对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之作。翁方刚通过对画卷中北宋时期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张择端艺术才华的赞叹。他提到画中的细节如“花石运艘”、“笙瓦百货”,以及画卷背后的历史变迁,如金人南迁和权奸敛财等。他还提到了画作辗转流传的过程,以及内臣可能的介入,如冯保的手跋。诗人感慨画作的珍贵,认为它不仅是艺术的瑰宝,还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可供人们欣赏并从中领悟《易经》的哲理和《无逸》《豳风》的道德教诲。他认为这幅画作的选择和保存,体现了主人的慧眼和天意的慷慨。最后,翁方刚表示能在晴窗下欣赏到这幅画,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能洗涤心灵,让人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度解读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