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日
(
其
三
)
客
来
堪
自
见
,
酒
尽
且
须
酤
。
不
是
南
山
色
,
贫
家
一
事
无
。
写景
抒情
冬天
田园
饮酒
贫穷
译文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有客来访正合适能见到(我),酒如果喝完了就再去买一些。" 这句诗描述了主人热情待客,不惧麻烦,愿意为客人继续提供酒水。
"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我家贫如洗)除了南山的景色,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生活的感慨,以及他对南山的情感依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一位客人来访,主人酒尽而需再买的情景,通过这一日常场景,展现了主人的贫困与生活的简朴。首句“客来堪自见”,点明了有客来访,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可能因生活清贫而显得孤独。一个“堪”字,既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也透露出主人内心的寂寞。次句“酒尽且须酤”,说明主人待客的热情,即使家中酒已喝完,也愿意再次购买以款待客人。这里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慷慨好客,也反映了他生活的拮据。后两句“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贫困的现状。南山之色,常被用来象征自然之美或隐逸之乐,但在这里,它却成了对比,强调了主人因贫困而无法享受自然之美的现实。通过“一事无”的直接陈述,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主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在贫困中的待客之道和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待人接物的真诚与热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李攀龙
1426首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