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咏物
写夏
赞颂
情感
宫怨
写扇

译文

第一行“新样玉珑璁,遍赐轻凉满汉宫”可以翻译为:新的样式如玉般明亮,宫中遍赐清凉之物,使得整个汉宫都充满了凉爽。
第二行“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写人新诗字字工”可以翻译为:还记得班姬手执彩色画笔的情景,她的恩宠如天般隆重。她写出的新诗,每一个字都精妙绝伦。
第三行“残暑又西风,动是经年箧笥封”可以翻译为:残留的暑气伴随着西风而来,而那些尘封已久的旧物(可能是指一些珍藏品或者历史记忆)已经多年未曾动用。
第四行“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璧月空”可以翻译为:只差一枝经过霜打后的叶子,那殷红的颜色,便能点缀这圆圆的明月,打破这空旷的天空。

赏析

这首元代胡祗遹的《南乡子·咏李通甫秋扇》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秋扇的描绘,寄寓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新样玉珑璁",以美玉比喻扇面的精致,展现了扇子的华丽;"遍赐轻凉满汉宫",暗示扇子曾是宫廷中赐予的恩惠,为人们带来清凉,体现了皇家的气派。"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借班婕妤的典故,赞美扇子曾被用来书写诗词,寓意其文化价值和主人的才情。"写人新诗字字工"进一步强调了扇子承载的艺术之美。进入下片,"残暑又西风",由盛夏转至秋意渐浓,扇子的使用减少,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个人境遇的改变。"动是经年箧笥封",描述扇子被闲置在箱笼中,尘封已久,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两句"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璧月空",以霜叶的鲜艳色彩与空白的扇面形成对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虽已凋零,但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如同那一轮圆月,虽孤悬空中,却依然美丽动人。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既赞美了秋扇的工艺之美,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流转,具有深沉的哲理意味。

胡祗遹

23首
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
元·范梈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