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
咏物
写景
赞美
怀古
地方赞颂
咏史
壮志励志

译文

金碧辉煌的建筑高耸入云,凤山像拳头一样小。
抬头仰望天空的缝隙,北极星固定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它旋转。
唤醒那些沉睡的人,铜制的龙在夜晚警戒,灵鼍在清晨催促。
自鸱夷子离开后,汹涌的浪潮还未平息,他威猛如潮头倒立。
回望那些静静躺着的双璧(可能是指历史遗迹或珍宝),询问过去的痕迹就像被扫除的劫灰。
三吴地区的形势险要,千年以来的壮丽景观令人赞叹,自然之灵巧在这里得以展现。
通过航海登山等方式,把礼物贡献出来,从古至今一直有这条路(这里指把贡品献给朝廷的道路)。
可惜现在没有人能写下一首好诗,来赞美这里的美好。

赏析

这首元代鲜于枢的《水龙吟·拱北楼呈汉臣学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开篇"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拱北楼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对比,犹如一座金色的宝塔矗立空中,而凤山则显得微小。接下来,诗人通过"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表达了对天宫的敬畏与仰望,暗示拱北楼的崇高地位。"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运用象征手法,铜龙和灵鼍象征着守夜和报晓,展现了楼阁的重要职责。"自此压,潮头倒"进一步强调拱北楼的威严,仿佛能镇压江潮。"回睨呀然双璧,问遗踪劫灰如扫",将拱北楼比喻为双璧,历史的沧桑在眼前如尘埃般被抹去。"三吴形胜,千年壮观,地灵天巧",赞美了江南的秀美和历史积淀,凸显了拱北楼所在地区的非凡魅力。"航海梯山,献琛效贡,每繇斯道",描述了过往船只和行人沿着此路前来进贡,展现了拱北楼作为交通要冲的重要作用。最后,诗人遗憾地感叹"惜无人健笔,载歌谣事,诧东南好",惋惜没有能记录下这些壮丽景象和故事的才子。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拱北楼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厚重,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