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香
·
姚
氏
牡
丹
麝
槛
融
脂
,
蜂
衙
缬
翠
,
游
人
顾
影
宜
昼
。
幻
出
珠
含
,
斜
分
锦
护
,
宛
是
雒
京
时
候
。
依
稀
谷
雨
,
枝
共
叶
、
难
容
春
瘦
。
歌
楼
丛
粉
,
争
翘
酒
国
,
千
红
密
甃
。
压
倒
群
芳
不
谬
。
和
清
平
、
玉
环
能
否
。
此
际
为
伊
怜
惜
,
任
伊
薰
透
。
野
老
毫
尖
秃
尽
,
又
谁
料
、
风
情
尚
如
旧
。
远
饯
归
樯
,
林
香
晚
奏
。
写花
咏物
赞美
节日
谷雨
抒情
春景
赞美牡丹
译文
麝香缭绕的栏杆旁,人们用香脂涂抹自己,仿佛蜜蜂在缬翠花丛中忙碌,游人纷纷留影,适宜在白天进行。
幻化出珠宝般闪耀的色彩,斜挂在身上如锦绣般保护,这一切宛如在古都洛阳时的美好时光。
春天已逐渐接近尾声,如同那微妙的谷雨季节,树叶和枝条难舍共度时光。
在热闹的歌楼里,众多女子争相翘首期盼,仿佛在酒国中争艳斗丽,她们的美丽如千红万紫般密集地砌成。她们的美丽无可挑剔。
在清平之时,无论是玉环还是其他,都有各自的魅力。此时此刻我为她感到怜惜,任由她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开来。
尽管那位野老年迈,笔尖的毛已经秃尽,但谁又能料到他的风情依旧如旧。
远处的船只正在归航,林中传来夜晚的奏乐声。
赏析
这首《天香》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姚氏牡丹的娇艳与风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牡丹比作脂膏、锦绣,生动地展现了其华美与生机。词人通过“麝槛融脂,蜂衙缬翠”开篇,便已将牡丹的色泽与香气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花香,感受到花瓣上细密的光泽。接着,“游人顾影宜昼”,描绘了牡丹在阳光下吸引游人的场景,游人们被其美丽所吸引,驻足观赏,仿佛与牡丹相映成趣。词中“幻出珠含,斜分锦护”更是将牡丹的形态与质感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看到花瓣上珠光宝气的点缀,以及周围锦簇般的保护,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高雅的氛围。“依稀谷雨,枝共叶、难容春瘦”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在谷雨时节的生长状态,枝叶繁茂,春意盎然,但词人巧妙地通过“难容春瘦”这一细节,暗示了牡丹虽在春天繁盛,却也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或岁月的痕迹,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歌楼丛粉,争翘酒国,千红密甃”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将牡丹与繁华的歌楼、热闹的酒国联系起来,展现了牡丹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也是文化与艺术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压倒群芳不谬。和清平、玉环能否”一句,不仅赞美了牡丹的卓越之美,还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玉环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牡丹的形象,使之成为美的象征。最后,“野老毫尖秃尽,又谁料、风情尚如旧。远饯归樯,林香晚奏”则以野老的视角,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怀念,即使时光流逝,牡丹的风情依旧不变,仿佛在晚风中传来林间的余香,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与文化意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