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花
端午
怀古
情感
咏物
秋节
落花
节日情绪

译文

竹席卷起,清冷的湘水带来寒意,皱起了肌肤。香气逼人,连蜜蜂的触须都仿佛能感受到。
回忆起那金盘中的花信,虽然密约来得晚了些,但依然美丽如初。
端午之后的玉栏中,满载着风露。我身上的衣袖已被尘土沾染。
最近喝了不少清酒,虽然想要留住春天,却又害怕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醉花阴》描绘了夏日初见芍药时的情景与心境,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簟捲清湘寒影皱”,卷起竹席,映入眼帘的是清湘湖面上泛起的寒凉波纹,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皱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湖面的波纹比作人的表情,形象地表现了夏日清晨的宁静与清凉。“香逼蜂须透”,香气浓郁,甚至穿透了蜜蜂的触须。这句通过蜜蜂的感受来强调花朵香气之浓烈,既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吸引。“花信忆金盘,密约虽迟,倾国还依旧”,回忆起金盘中盛开的花朵,虽然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但花朵依然如故,美丽不减。这里不仅赞美了花朵的持久魅力,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不变情感的向往。“玉栏风露端阳后,尘土淹衫袖”,端午节过后,玉栏旁的露水沾湿了衣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几日费清醪,强欲留春,又怕因春瘦”,为了留住春天,作者耗费了几日的时间饮着清酒,但又担心因为留恋春天而变得消瘦。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夏日初见芍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巫山一段云(其四)
宋·柳永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狵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