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观
潮
阁
俯
拾
沧
溟
大
,
衡
陈
苍
莽
多
。
闽
山
飞
鸟
没
,
吴
会
一
帆
过
。
消
长
看
沙
尾
,
行
藏
问
钓
蓑
。
登
临
有
如
此
,
人
物
付
谁
何
。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地观点
译文
译文:我俯瞰广阔的海洋,目视无尽的远方,仿佛一切都辽阔无垠。衡陈两字表达了对世界浩渺无垠之处的敬畏,它们广阔、神秘且荒芜。
译文:闽山之上,飞鸟在夕阳下渐渐隐没不见。而在从吴到会的途中,我一帆风顺地过。这里以山水和飞鸟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和一帆风顺的顺利。
译文:沙尾的变化显示出大海的消长起伏,而在江河之中行船隐藏之法,则可向垂钓者所穿的蓑衣中寻找答案。这里以沙尾和钓蓑为喻,表达了对于自然规律的观察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译文:我站在此地看到这样的景象,而真正理解这世间的人物是谁呢?这表达了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自我认知的探索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陈傅良所作的《题观潮阁》。诗人站在观潮阁上,视野开阔,心绪万千。他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俯拾沧溟大",暗示着海面之广阔无垠;"衡陈苍莽多",则描绘出潮水起伏、波涛汹涌的动态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闽山飞鸟没,吴会一帆过",将视线转向远方,山鸟消失在天际,船只如过客般驶过吴越之地,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流逝。诗人进一步思考自然的变化与人生哲理,"消长看沙尾,行藏问钓蓑",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在潮起潮落中变化,而人生的选择和隐逸之道,如同垂钓者的生活,自在又深沉。最后,诗人感慨万分,"登临有如此,人物付谁何",表达了对世间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追问。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吾与吟(其十一)
明·顾允成
桐江滩上雪霏霏,独拥羊裘一钓垂。古人冷淡今人笑,南山又见北山移。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蓦山溪(其五)
宋·朱敦儒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
黄瘿瓢山人归自江南赋此索画
清·伊朝栋
扁舟醉遍秣陵酒,华发归来犹梦思。春水绿波江总宅,夕阳红树小姑祠。六朝往事吟诗遍,万里长江入画奇。最好白门烟柳色,请从东绢发枯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