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写景
地点
山水
秋景
动物
松树
咏物
中宵
清磬

译文

林下金仙之地,苔藓覆盖的门扉掩映在夕阳之下。
繁花飞舞在殿塔的顶端,地面的光影如云霞般灿烂。
古老的松树依旧伫立,仙鹤仍在其中飞翔;空旷的山洞中,龙已经翱翔其中。
夜半时分清净的众人被惊动,清亮的磬声在空旷的大堂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寺庙景象。"林下金仙地,苔门掩夕阳",这里的“金仙地”指的是寺院中的一个地方,可能是指一个清净美丽的地方,而“苔门”则是由苔藓覆盖的门,透过这些自然成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山中庙宇的古老与宁静。"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此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花瓣纷飞,落在高耸的殿塔之上,而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地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接下来的"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描写。古老的松树旁可能栖息着仙鹤,而“洞闲龙”指的是传说中的龙,在这里它已经飞翔远去。这两句通过静态与动态的对比,展现了山中寺庙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容器,也承载着丰富的神话色彩。最后,"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则表现了夜深人静时寺院里的佛事活动。"中宵"指的是夜半时分,而“清众”则是指那些参与佛事活动的僧侣们。"清磬"可能是晚上敲击的木鱼或磬石,用于唤醒众僧参加夜课。而"虚堂"则意味着一个空旷宁静的地方,这里的“发”字暗示了声音在空间中回荡。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寺庙自然景观与宗教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意境。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