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
山水
情感
秋景
动物
大雁
咏物
舟居
节气
寒霜
友情
励志
抒情

译文

闲居舟中不觉得忙碌,细雨轻风掠过小池塘。
只看见千江倒映着明月,不需要四大(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来作为禅床。
片片云彩向西飘去,似乎无路可走,一只大雁向南飞来,让人感觉已经有了秋霜。
不要嘲笑像蓬草一样转来转去却无法归家的人,请看那寥廓的天空,高翔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舟中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与超脱心境。首句“舟居不信有閒忙”,诗人以舟为居所,表达了在水上的生活并非外界所认为的忙碌,而是自在与闲适并存。接着,“细雨轻风过小塘”描绘了舟行于水面时,细雨轻拂、微风轻送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但见千江印明月”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只见千江映照着明月,寓意心灵的广阔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接下来,“不须四大作禅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的意境,四大(地、水、火、风)被视为构成万物的基础,在这里却无需成为修行的工具,暗示了诗人已经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片云西去疑无路,一雁南来觉有霜”两句,通过自然界的云与雁的动态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云的飘渺与雁的南飞,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旅程与追求。最后,“莫笑转蓬归未得,请看寥廓已高翔”两句,诗人以转蓬自比,转蓬随风飘荡,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然而,诗人并不因未归而感到悲哀,反而以“已高翔”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处境,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领悟。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