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线
山水
咏物
赞美
写花
秋节
情感
描花艺术
宗教
佛理
画工赞歌

赏析

此诗《顾绣大士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顾绣大士的神韵与风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绣品的精致与艺术之美。首句“夜静新绡云月香”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云月之香弥漫在空气中,引人遐想。接下来的“古莲中士西氎裳”,运用比喻手法,将顾绣大士比作古莲中的君子,穿着西氎(一种轻薄的丝绸)的衣裳,展现出其高雅脱俗的气质。“剪天一幅海杳渺”则描绘了顾绣大士作品的广阔与深远,如同剪裁天地间的一幅画卷,海的辽阔与渺远尽收其中。接着,“经声水底鲛居小”以水底的鲛人居住在经声之中,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精巧与深邃,仿佛每一声经文都蕴含着生命的力量。“佛心秋雨同悲凉,慈竹垂眉啼䇢篁”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悲凉与慈爱,将情感融入到物象之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随后,“大瓶洗潮贮花雨,三丝四丝柳鹅黄”描绘了瓶中花雨的美丽与生机,以及柳条鹅黄的柔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其上美美月一方,傍炤龙女颜海棠”则将月光与海棠的美丽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接下来的“歌儿绮语雪衣瘦,百八珠盘溜红豆”,通过歌者与珠盘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艺术与美的交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人非人等浪堵墙,天吴听呗耳如兽”这两句以奇特的比喻,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独特魅力的赞美。最后,“云间顾生春在指,非春刺花花亦语”,通过云间的景象和花朵的言语,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与自然、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顾绣大士及其作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的精湛与美感,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情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独到见解。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点绛唇·夹竹桃
清末近现代初·严既澄
暖梦娇酣,绛云簇簇窥帘笑。靓妆沈悄,新与蝉声绕。鼓舞春心,更缀琼多少。供凭吊。闹红飘老。人面分残照。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秋海棠
清·爱新觉罗·弘历
塞中野卉多而脆,几度经霜委白沙。还是御园饶景色,秋风袅袅见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