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秋
行
藏
已
定
废
论
文
,
未
卜
青
山
卧
白
云
。
久
学
无
生
逃
万
物
,
可
堪
后
死
属
诸
君
。
江
州
有
约
寻
元
亮
,
楚
国
何
年
报
伍
员
。
去
矣
家
园
松
菊
好
,
西
风
满
地
雁
纷
纷
。
秋天写景
怀古抒情
友情送别
读书励志
自然物候
译文
已经决定行动的计划,不再需要讨论文章(这里“论文”也有论述时事、规划之意)。还未知道将要面对的山林生活会怎样,却只能平静地等待并欣赏天上的白云。
长时间的求学求知无法使我逃离世间的种种诱惑,我也只能承担起这个重任,直到生命的终结,把它交给下一代人。
江州有约定要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但什么时候会在楚国向伍子胥一样报告捷报呢?这反映了诗人的期望与追求。
离开家园,松树和菊花依旧美好。西风席卷大地,大雁纷纷南飞。表达了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别离的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早秋》由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思归的画卷。首句“行藏已定废论文”,诗人似乎已经对世事有了明确的规划,不再沉浸于文字的海洋中,暗示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决断。接着,“未卜青山卧白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山林间自由自在,与白云为伴,远离尘嚣。“久学无生逃万物”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间万象的超脱态度。他似乎在说,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修行,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生死、万物的状态,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可堪后死属诸君”则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忧虑,诗人担心自己离世之后,身后之事无人照料,这既是对亲情的牵挂,也是对后人责任的感慨。“江州有约寻元亮,楚国何年报伍员”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他希望能像陶渊明(字元亮)那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对伍子胥(楚国人)的命运表示同情,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最后,“去矣家园松菊好,西风满地雁纷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即将离开,家园中的松树与菊花依然美好,但西风起,大雁南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赠梁渐子(其四)
明·陈邦彦
海氛初就平,骄敌犹匪茹。潢池有弄兵,逋诛在秦豫。材官非不足,往往烦召募。司农忧转饷,反裘未遑顾。遂使圣躬劳,况也诸曹署。草茅空有怀,所守在章句。温饱非良图,毛锥复何与。子.....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在郡秋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
醉歌
宋·陆游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于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唐·窦庠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烟.....
秋日集邓山人馆
明·陈迁
萧条短鬓卧郊园,树里秋声落酒尊。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美人只在青溪曲,过雁堪悲黄叶村。明月关山千里梦,野花蛮草忆王孙。
秋日偕亭山先生暨诸亲友饮城南寺山石上
明·于慎行
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