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
抒怀
日常生活
地方景物
心情情感

译文

停了一个月左右,腥血与荤菜蔬菜同放。
虽身体日渐消瘦,但心神依旧清净无为。
适合长时间坐着,懒得隔日才梳头。
眼前没有世俗的事物干扰,身外就是僧人的居所。
水榭里风从远处吹来,松廊下经过雨水的洗礼。
掀起窗帘放燕子归巢,投食给池中的鱼。
久别了闲游的伴侣,频繁地收到询问病情的书信。
不知道湖与越之地,我的隐居之兴会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开篇"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馀"两句,表明诗人已经远离尘世,一月不沾肉食,身心都得到了净化。接着"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虽然因为素食而消瘦,但内心却异常宁静与空灵。"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显示了诗人对肉体的放松和对外在世界的疏离。"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出世与超脱,仿佛已经置身于僧人的清净之境。下片"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宁静。"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则表现了诗人对待动物的慈悲和生活的自在。末尾"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友人们关心询问的情意。最后"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则是诗人对外界消息的不了解,以及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切。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灵宁静而又不失关怀世间的一面。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陈紫林以所画一鱼一刘海戏蟾寄赠兼索书匆匆作此答(其一)
清·张怀泗
松江曾记四腮鲈,万里归来老钓徒。三十六陂烟水阔,藤笺一幅墨痕孤。
除夜(其三)
宋·方岳
春缸落面滑于油,旋泼醅来不用篘。穷鬼相随政相熟,莫题荼垒恼渠休。
题画(其十六)李白图
明·唐寅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夜郎垂老迢迢去,不记金銮走马时。
良乡行宫作并示直?官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月行旌驻节时,青郊膏泽惬予私。那知卜度诚难预,大抵忧欣总若斯。山地幸犹过半穫,水乡安免逭长饥。曰休曰助新颁旨,其善推行良有司。
和有道村居漫兴
明·陈荐夫
茅屋疏篱寄水乡,隔溪渔火照昏黄。联翩塞雁低河影,明灭山萤扑夜凉。花隐砧声催玉杵,叶传秋信到银床。芒鞋竹杖閒行处,一路柴门晚稻香。
题招福寺檀栾轩(其二)
宋·邹极
出郭渡清溪,僧閒昼掩扉。造轩惟爱竹,植杖即披衣。家舍杯盘近,村庄鸡犬肥。频来君莫厌,倒载夜深归。
赵令畤德麟作襄阳从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某同谢公定曾仲成潘仲宝携酒自大悲寺登舟过岘山宿鹿门明日复自岘首目送缘绝壁而往上船山下相与酌酒而去德麟赋诗次韵和之
宋·李廌
邹湛葛疆往过此,幕中佐曹畏简书。习池岘首自今古,故时悲喜成空虚。越王之孙府从事,恶人亦作俗吏呼。日从云间二三子,醉吟啸傲相携扶。王孙才高倦羁束,湿纸讵可包于菟。兴来鼓棹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