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龙
潭
寺
夜
上
九
潭
谁
是
伴
,
云
随
飞
盖
月
随
杯
。
明
年
尚
作
三
川
守
,
此
地
兼
将
歌
舞
来
。
写景抒情
地点
山水场景
怀古抒情
秋天的夜晚
季节变换
云月
期待再次相守
译文
夜登九潭谁是我的伴侣?只见云随我的车盖飘动,月亮随着我的酒杯游走。
明年我仍会担任三川的守卫,这里也将有歌舞声响起,热闹非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登上九潭,与自然景物为伴的宁静画面。"云随飞盖月随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既有孤独自在之感,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明年尚作三川守"一句,则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职位安排有一定的期待或打算。三川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行政职务,而"尚作"则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暗示诗人对未来有所规划。最后"此地兼将歌舞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许。在这个地方,他希望能继续他的艺术生活,不仅享受自然,还能在这里举行文艺活动,如歌唱、舞蹈等,表达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生活的美好愿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内心对于自由和艺术追求的向往。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