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武
林
至
丁
郭
舟
中
杂
兴
八
首
(
其
一
)
舟
行
淹
宿
雨
,
稍
霁
汎
通
川
。
深
雾
群
山
没
,
长
天
旷
野
连
。
桃
开
榆
叶
小
,
麦
秀
菜
花
鲜
。
渐
喜
升
平
象
,
高
飞
见
纸
鸢
。
写景
春天
山水
田园
赞美
桃花
译文
船在淹没在夜雨中行驶,稍有晴朗,便在通川上泛舟。
深深的雾气使群山消失,广阔的天地将旷野连接在一起。
桃花盛开,与榆叶相映成趣,小麦正在生长,菜花盛开显得十分新鲜。
渐渐喜欢上这安宁祥和的景象,抬头看到天空中飞着的纸鸢(风筝)。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其一)》描绘了舟行途中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舟行淹宿雨",展现了舟行在连日阴雨后的艰辛,但随着"稍霁汎通川",天气转晴,水面开阔,心情也随之开朗。"深雾群山没,长天旷野连"两句,运用对仗,形象地描绘出雾气消散后,群山隐没于远方,天空与旷野相连的开阔画面。接下来,诗人观察到"桃开榆叶小,麦秀菜花鲜",春天的气息浓厚,桃花绽放,榆叶新绿,麦田里的麦苗茁壮,路边的菜花鲜艳,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后,诗人以"渐喜升平象,高飞见纸鸢"收尾,表达了对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喜悦,以及看到孩童放飞风筝的欢乐场景,寓意着生活的和谐与美好。整首诗以舟行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春日图,富有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意境。
刘琏
92首
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