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

)

绿
写景
山水
抒情
咏物
季节
秋天
地点
白鹿洞
情感
林壑兴
赞美
山水田园
秋天景色

译文

走进匡山之中,远远就能看到五老峰。
沿着陡峭的山崖行走,那里覆盖着绿色的草;在涧谷中转弯时,看到的是苍翠的松树。
野外的果实经过时间而落下,山间的烟雾在积聚的地方显得格外浓厚。
我平生就对山林有浓厚的兴趣,今天能够从容地欣赏这里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匡山,探访五老峰的壮丽景象。开篇“路入匡山里,遥遥五老峰”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幽深的山林之中,远处巍峨的五老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缘崖披绿草,涉涧转苍松”,诗人沿着山崖行走,绿草覆盖其间,溪涧旁侧,苍松挺立,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宁静。这一句通过“披”和“转”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变化,既表现了山林的广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野果经时落,岚烟积处浓”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野果随季节更迭而落,岚烟在山谷间凝聚,形成浓厚的雾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最后,“平生林壑兴,今日得从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此刻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验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从容与宁静。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