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新
郎
往
事
何
堪
说
。
念
人
生
、
消
磨
寒
暑
,
漫
营
裘
葛
。
少
日
功
名
频
看
镜
,
绿
鬓
鬅
鬙
未
雪
。
渐
老
矣
、
愁
生
华
发
。
国
耻
家
仇
何
年
报
,
痛
伤
神
、
遥
望
鬓
河
月
。
悲
愤
积
,
付
湘
瑟
。
人
生
未
可
随
时
别
。
守
忠
诚
、
不
替
天
意
,
自
能
符
合
。
误
国
诸
人
今
何
在
,
回
首
怨
深
次
骨
。
叹
南
北
、
久
成
。
中
夜
闻
鸡
狂
起
舞
,
袖
青
蛇
、
戛
击
光
磨
铁
。
三
太
息
,
眦
空
裂
。
怀古
抒情
忧民
爱国
战争
豪放
咏志
悲愤
送别
译文
往事不再回首。人这一辈子,过的时间无非是春夏秋冬,所求无非是温饱和睡得地方。那时心忧家国,便蹉跎了岁月,于是对镜频繁,满头乌发油黑,唯恐年华早逝,致使壮志不酬。虽然才刚刚跨入渐老的年龄,却因为愁而早生了华发。国耻家仇何时才能报呀?遥望北国鬓山河月,不觉令人黯然神伤。
人生的正确志向,不应随时更改,别趋蹊径。只有忠诚于国家的思想和行为,才是不韪天意、顺应民情、自心坦荡的。那些误国的贼人现在又在哪里,现在想来心中仍是愤恨难平。南北分裂,怕是要长久的隔绝了。夜半闻鸡起舞,苦练武艺只愿报效国家。想到这个愿望遥遥无期,只能哀叹连连,怨满肠。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刘学箕的《贺新郎》,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与愤慨。"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往事何堪说"一语含糊,其实是因为往昔情深,难以启齿。接下来的"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则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景象,"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中,诗人自喻为少壮不努力,直到头发斑白仍无所成。"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雠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离绝。" 这部分内容转向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忠诚立场。诗人感慨国耻未报,家门不幸,内心充满悲愤,将这些情绪寄托于乐器之音(湘瑟)。强调人生不可轻易放弃,应当坚守忠诚,不必替天行道,自有符合自然规律的一日。同时,对那些误国的人现在何方,诗人心中积怨极深,对南北分立的局面也感到无奈。"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最后几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决绝和准备。诗人在半夜听到鸡鸣声,便如同被激发的热血般地跳起舞来,用衣袖裹住青蛇(可能指的是剑或兵器),以示决心戛击敌人的光芒,磨练铁甲以待战事。这"三太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叹息,而"眦空裂"则是对眼前现实和未来渴望突破的强烈愿景。整首词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现实忧虑的抒发,以及对未来的决心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刘学箕
204首
生卒年均(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您喜欢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赠辽左故人三首(其一)
明末清初·吴伟业
诏书切责罢三公,千里驱车向大东。曾募流移耕塞下,岂迁豪杰实关中?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此去累臣闻鬼哭,可无杯酒酹西风!
怆怀身世感赋
清·洪繻
东坡三十九,已悼劳生半。陆机四十年,亦起逝者叹!我更逾三秋,微尘与绁绊。出处无可言,沈沦不胜怨!历历数游踪,爪泥真汗漫。北过荷兰城,南登延平观。航海三、四回,不离闽海岸。.....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其二)
明·何允泓
承平久不念苞萧,拥护神京仗度辽。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天街岂畏旄头逼,阁道奚堪卷舌骄。卅载沉沉仙仗隔,何年前席坐通宵。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
七爱诗(其二)李太尉
唐·皮日休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勋。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所.....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宋·欧阳修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为谋于未然,聪者或莫听。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