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桃
源
图
桃
源
非
一
处
,
龙
虎
画
难
同
。
内
外
关
踰
铁
,
高
低
石
作
丛
。
黄
幡
青
剑
北
,
紫
盖
白
云
东
。
蟾
影
当
霄
迥
,
蛾
眉
抱
月
弓
。
千
重
藏
曲
折
,
四
面
削
虚
空
。
地
户
吟
风
黑
,
天
池
浴
日
红
。
雪
霜
翻
溅
瀑
,
雷
雨
泻
崩
洪
。
暗
识
猿
啼
远
,
晴
闻
鸟
语
工
。
危
龛
三
井
秘
,
绝
涧
九
桥
通
。
江
合
仙
岩
怒
,
山
连
鬼
谷
雄
。
刘
王
开
辟
后
,
秦
晋
有
无
中
。
时
见
看
桃
侣
,
频
逢
采
药
翁
。
丹
台
寒
漠
漠
,
琳
宇
气
熊
熊
。
济
胜
非
无
具
,
缘
源
恐
莫
穷
。
烟
霞
俄
变
灭
,
草
树
杳
茏
葱
。
四
序
何
劳
志
,
群
愚
傥
击
蒙
。
谁
言
武
陵
近
,
十
里
上
清
宫
。
写景
山水
咏物
赞美
怀古
情感
思乡
写花
桃花
地点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桃源图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桃源的神秘与壮丽。开篇“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便已展现出桃源的多姿多彩,非同寻常。接着,“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描绘了桃源内外险峻的地形,铁锁般坚固的关隘和高低错落的岩石丛生,营造出一种既险峻又神秘的氛围。“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则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桃源的广阔与丰富,黄幡与青剑指向北方,紫盖与白云则在东方,色彩斑斓,层次分明。接下来的“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更是将自然之美与神话元素巧妙结合,月光下的蟾蜍身影清晰可见,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进一步描绘了桃源的复杂地形和空灵之感,千层叠嶂,曲折蜿蜒,四周则是高耸入云的峭壁,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而“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日夜交替的动态美,夜晚地户处风声凄厉,白天天池中映照着红日的光辉。“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则描绘了桃源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观,无论是冬日的飞瀑,还是夏日的暴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则通过动物的声音,增添了桃源的生动与和谐,猿猴的啼叫在远处回荡,晴天里鸟儿的鸣叫声则显得格外悦耳。“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则展示了桃源内部的隐秘与联通,深邃的洞穴中隐藏着三个水井,而绝壁之间则架设着九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区域。最后,“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则将桃源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江水汇聚于仙岩之下,山峦相连,仿佛是鬼谷的雄伟之地。整首诗通过对桃源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揭傒斯
207首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