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光
画船
宝马
笙歌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明朝南京(旧称秣陵)秋日的繁华景象。首句“秣陵自昔好秋光”点明地点与时节,引出对南京秋天美景的赞美。接着,“风落天芬满路香”一句,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秋风送爽,花香弥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云月家家摇彩笔,烟花处处斗红妆”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家家户户比作挥舞彩笔的诗人,将四处的灯火比作竞相打扮的女子,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秋夜中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的欢乐气氛。“画船竞泛秦淮水,宝马争驰蹴鞠场”则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内热闹非凡的景象。画船在秦淮河上竞相行驶,宝马在蹴鞠场上激烈追逐,展现了当时南京作为繁华都市的活力与生机。最后,“莫道近来彫敝甚,笙歌日日醉重阳”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南京虽历经变迁但依然繁华不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即使在节日里也能找到欢愉与满足,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南京秋日的繁华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文嘉

61首
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画得徵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

猜您喜欢

望江南(其二)茶
宋·吴文英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乙亥元日十峰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
明·顾清
宝钿和露压金英,为趁秋光一日成。月殿有人留素影,花林无物称佳名。携来不觉乡关远,吟罢犹令客梦清。茗碗酒杯皆可意,好将新岁作传生。
秋日江郎道中
宋·柴元彪
豆花疏雨浥轻埃,野店新凉入酒杯。草带淡烟栖古道,树含断霭翳荒台。湖光隐见萍分合,山色有无云去来。满眼秋光无尽意,三峰万古碧崔嵬。
谨和老人九日
宋·洪咨夔
楼头独立夕阳西,摇落高风万木嘶。人自官刍衔马口,我方社酒荐豚蹄。一尘不著青铜镜,万法皆空黑漆篦。节后龙山应更好,秋光拍满锦障泥。
怀庆道中
明·李贤(原德)
西来平路入怀州,杨柳阴阴夹道稠。翠羽万竿村内竹,锦囊千颗舍傍榴。闲云低绕青山卧,活水深穿碧树流。满目秋光浑似画,几时乘兴欲登楼。
喜子仪侍郎同游
宋·许及之
拟访南山自北山,长堤信马只如閒。画船瞥见矜红粉,紫燕惊飞透白鹇。三过名园成选胜,再临高阁似知还。兹游不负花时节,寡和阳春更许攀。
宴山亭·辛未九日,与风余诸子风雨登高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闲梦东篱,凄绝素心,暝色相携高处。残照翠微,旧月黄昏,佳约有时风雨。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凝伫。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漉巾爱酒,.....
九月朔日顺庆郑大府果庵席上赋
明·游朴
豆子初班菊欲黄,一声南雁落寒塘。年来已觉沧洲远,老至方谙道路长。每恨吾生逢闵割,不堪此日倍辛伤。果州何限秋光胜,独对华觞泪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