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雪
写景
咏物
情感
冬日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冰冷的云朵如同阵列一般聚集在山椒之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那山椒依然坚守,不愿意消散。这既是对雪后景色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内心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不舍和期待。"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这两句则通过皎洁的月光与冰凉的夜晚,以及茅屋中的冷烟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情绪。千顷的夜晚让人感到时间的漫长,几家的晨曦则暗示着生活的继续和希望。"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这两句诗转向具体景物的描写,梅花因雪而难以寻觅其花萼,而萱草则被积雪所掩盖,以至于无法区分其嫩苗。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可能暗含了对某些事物或情感难以辨识的无奈。"残甲败鳞随处是, 被谁敲折玉龙腰。"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一个具体而又富有象征意义的景象——残存的甲壳和断裂的龙形饰物。这不仅是对雪后景色的描绘,也可能隐喻着某种权力或美好事物的毁灭,"玉龙腰"更增添了一份艳丽而又脆弱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舍、期待以及面对现实毁灭时的情感体验。

尤袤

75首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