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抒情
怀古
写山
记梦
秋节
悼亡
赞颂
别离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俊在麻姑山的游历体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老于岁月去如飞”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接着,“与客随缘叩板扉”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未知的喜悦。“汲取玉泉淘野饭,制来丝葛试仙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采集泉水烹煮野餐,穿着简朴的丝葛衣物,仿佛融入了仙境之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与宁静的生活。“辞荣忽睹擎天柱,搜胜谁贻放鹤矶”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奇景的惊叹,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辞荣”意味着放弃世俗的荣华,而“擎天柱”、“放鹤矶”则是山中壮丽景观的象征,寓意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最后,“隔断尘区酬旧隐,渚风沙月未相违”则点明了诗人与世隔绝,追求隐居生活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依恋,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