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
峰
闽
佳
处
近
辅
益
之
境
益
奇
赋
此
荒
荒
人
世
一
微
尘
,
四
极
坤
元
老
化
身
。
混
沌
当
年
良
未
死
,
参
寥
从
此
重
翻
新
。
云
天
漏
下
日
三
足
,
雪
浪
吹
来
海
万
鳞
。
莫
漫
仙
流
访
蓬
岛
,
纪
纲
物
象
镇
全
闽
。
写景
咏物
纪实
山水
冬日
赞美
地域
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宏大的宇宙观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以“荒荒人世一微尘”开篇,将人类置于浩瀚宇宙的背景下,强调个体的渺小与宇宙的广阔,体现了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情。接着,“四极坤元老化身”一句,既是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想象,也暗含着生命循环与自然法则的哲理。“混沌当年良未死,参寥从此重翻新”两句,运用了“混沌”这一概念,象征着宇宙初生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事物在不断变化中蕴含着新生的可能性。通过“参寥”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化与更新的主题。“云天漏下日三足,雪浪吹来海万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日月星辰与海洋波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同时,这两句也寓含了时间流逝与生命繁衍的意象,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最后,“莫漫仙流访蓬岛,纪纲物象镇全闽”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现实世界的重要性,即“纪纲物象”,即自然规律与世间万象。诗人提醒人们,虽然可以追求理想中的仙境,但更应关注并尊重现实世界中的秩序与规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