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
忧民
哲理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郑侠对于历史中佞臣误国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乱亡由佞舌"直指国家动乱和衰亡往往源于奸佞小人的巧言令色,他们的话语成为祸乱的源头。"览古每嗟吁"表达了诗人对历代王朝中类似事件的深深叹息,他从中汲取教训,感慨万分。"拟刻奸谀像"意为诗人想要将这些奸佞小人的形象刻在史书中,以警示后人,提醒大家警惕这类人物的危害。"申明两观诛"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奸佞行为的明确谴责和对公正诛罚的期待,希望后世能以此为鉴,严惩此类奸邪。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历史的教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沉忧虑和对正义的坚守。

猜您喜欢

咏史诗·博浪沙
唐·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送黎明府(其一)
宋·戴复古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望思台
唐·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春秋战国门·子贡
唐·周昙
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