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自然景物
色彩
动物观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边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首句“蕉叶碧逾净”,以“碧”字点出蕉叶的翠绿,而“逾净”则强调了其洁净无瑕,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次句“榴花红更明”,榴花的红色在绿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明,如同火焰般燃烧,增添了夏日的热情与活力。第三句“知秋惟蟋蟀,唧唧草间鸣”,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蟋蟀的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蟋蟀的叫声在草丛中回响,既是对季节转换的敏感感知,也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自然界由盛夏向初秋过渡的微妙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转之美。

猜您喜欢

宿浯溪
宋·沈辽
孤蓬冲雨出湘西,欲向崖间寄一栖。天外月华如有意,故来相伴宿浯溪。
早过淇县
清·查慎行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宿报恩寺水阁
唐·皮日休
寺锁双峰寂不开,幽人中夜独裴回。池文带月铺金簟,莲朵含风动玉杯。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可怜此际谁曾见,唯有支公尽看来。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唐·吴融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其一)
宋·沈与求
木落空山不著行,寒梅长是占年芳。未容霜女窥孤艳,定恐花神啬旧香。竹杖穿林聊问讯,槿篱萦路巧遮藏。谁能折寄江南恨,北客相看总可伤。
白云庵谒先君寺丞诗
宋·郑康佐
清癯野鹤姿,问道羽衣客。白云濯飞泉,青霞窥裂石。閒猿啸清晓,药鸟鸣日夕。幽人不可见,百拜访遗迹。
题陈岩庵寄诸兄弟
宋·吕声之
地接丹丘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