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广

访

写物抒怀
读书
咏物
悼亡
记梦
山水
冬日写景
写抒情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名为《丙申冬于王述庵通政斋见邝湛若八分铭天风吹夜泉研为作歌今翁覃溪先生复出邝书洗研池三字拓本与研铭合装属题池在广州光孝寺邝读书处也先生视学广东曾访之》。诗中描绘了对古代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开篇以“海雪天风夜泉研”起兴,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背景环境,随后提到在琅琊见到过的场景,通过“酒酣诗成飞雪片,山鬼湘娥来变眩”两句,展现了书法作品的灵动与艺术魅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现代,描述了在北平学士堂见到的八分三字悬挂中央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诗中还提到了“字较研铭数浮二,分尺殊丽体同制”,强调了书法与砚台铭文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美感。通过“磊磊搭天拄地形,涓涓桂棹荷衣泪”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气势与情感。最后,诗人回顾了邝湛若在诃子林读书的地方,以及光孝寺中的池塘,这些地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轻匀麝煤拓蝉翼,载以星轺返京国”等诗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不仅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题王冕梅花揭篷图
明·溥洽
王郎写梅如写神,天机到手惊绝伦。自言临池得家法,开缣散作江南春。酒酣豪叫呼霜兔,宝泓倒饮隃糜薰。龙跳虎卧意捷出,纵横错漠迷芳尘。繁花不消千树雪,古苔蚀尽樛枝铁。缟衣绰约佩.....
高阳台·感怀
清·许禧身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黯消凝。炉内香残,案上灯昏。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一样无眠,静.....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其二)
宋·曾协
腰组归来且打乖,阖庐才可著吾侪。可堪佳客寻衰迹,更著新诗起壮怀。枉对青山记排闼,好当红药咏翻阶。一从悟得惊人句,自悔枚皋赋似俳。
阅琐尾日记
明·陈颢
曾供笔砚侍君王,九死艰虞不敢忘。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琐尾一编聊自述,猿啼鸦啸断人肠。
临江仙·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歌也有思,不自知其然而然也
清·王鹏运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断歌凄咽若为传。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南云回首落谁边。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唐·张贲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酹江月·悼刘农伯
清末近现代初·奭良
朔风如吼,偏传来鹏信,凄然神索。犹记流丸筵上见,宛尔雕龙标格。便命巾车,来游蓬户,旧学时商榷。高文冰雪,丽词圆似珠络。余事雅意兰台,邀为中妇,齐和刀圭药。社事城南中道怯,.....
采桑子·己巳庚午自冬徂春,霜雪严凝,继以风雨,逸兄闷苦,有词。依调赓和
清末近现代初·魏元戴
平生爱蹈孤山雪,木落江空。柳絮因风。一倍精神长化工。帘栊深窣庭轩敞,君拥炉红。我倚书丛。六十翁怜七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