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风物
田园
赞美
地点
成都
写景
咏物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与青门两地的风物特色,通过对比隐显、高致的不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沃若成都桑”,成都的桑树生长得丰饶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斑斓青门瓜”,青门地区的瓜果色彩斑斓,丰富多样。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成都的桑树和青门的瓜果,展现了两地鲜明的地域特色。“隐显亮殊途”,“隐”指的是成都的桑树,“显”指的是青门的瓜果,两者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差异明显,但都各自遵循着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发展路径。“高致惟一家”,“高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尚的情趣或独特的品味,“一家”则指出了这种高尚情趣或独特品味是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群体或个人之中的。这句话强调了不同地方、不同事物之间虽有差异,但都能体现出各自的高雅之处,且这种高雅往往源于某个特定的视角或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成都桑与青门瓜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不同事物之间共通价值的理解。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王结

21首
从太史董朴受经,深研性命道德之学。成宗时充爱育黎拔力八达宿卫。后历侍武宗、仁宗朝。屡陈时政,为帝所嘉纳。顺帝初累官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参修国史,拜中书左丞。有诗文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