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与
客
饮
杏
花
下
杏
花
飞
帘
散
馀
春
,
明
月
入
户
寻
幽
人
。
褰
衣
步
月
踏
花
影
,
炯
如
流
水
涵
青
蘋
。
花
间
置
酒
清
香
发
,
争
挽
长
条
落
香
雪
。
山
城
酒
薄
不
堪
饮
,
劝
君
且
吸
杯
中
月
。
洞
箫
声
断
月
明
中
,
惟
忧
月
落
酒
杯
空
。
明
朝
捲
地
春
风
恶
,
但
见
绿
叶
栖
残
红
。
写景
写花
杏花
抒情
山水
写月
写酒
写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图景,诗人以精美的语言捕捉了月光、杏花与酒的意境。"杏花飞帘散馀春"一句,将时间定格在初春时节,花开未盛,但已带有了一丝春意,宴饮之地被轻柔的花瓣覆盖,如同细雨般落下。"明月入户寻幽人"则表达了诗人邀请知己共赏夜景的情怀。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展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态,他在月光之中漫步,脚下是花的阴影。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映射出他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心境。而"炯如流水涵青蘋"则通过对比,将月光的清澈与流水相提并论,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心灵之美。"花间置酒清香发"进一步渲染了宴饮的情境,"争挽长条落香雪"则描绘了一幅杏花纷飞、竞相夺妍的画面,同时也寓意着友人之间情谊深厚。"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一句,诗人以轻薄的酒来比喻山城之美,而劝酒则是对朋友的情感寄托。"洞箫声断月明中"让人联想到夜深时分,笛音在清朗的月光下回荡,声音凄凉而断续。"惟忧月落酒杯空"表达了诗人面对宴会即将结束的哀愁,他唯一担心的是美好时光易逝,酒杯空空,如同内心的寂寞。最后,"明朝捲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则是对第二天清晨景象的描写。尽管春风不顺,带着一丝凛冷,但诗人仍能欣赏到绿叶间残留的红色花瓣,这种细腻之处展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总体来看,此诗通过月夜、杏花与酒宴,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超脱红尘、享受独特情怀的意境。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昼长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昼长人事外,琴静一溪风。亲客劳蛛子,宜男得鹿葱。柳疏烟易度,花密月难通。不奈流莺好,声声绿酒中。
采菱曲(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绿柳横塘曲,沧湾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
梅岩(其二)
宋·赵崇乱
梅花应只在岩间,无奈官身不可攀。几度句中寻夜佛,钜灵安得为移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