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顿
起
客
路
相
逢
难
,
为
乐
常
不
足
。
临
行
挽
衫
袖
,
更
尝
折
残
菊
。
酒
阑
不
忍
去
,
共
接
一
寸
烛
。
留
君
终
无
穷
,
归
驾
不
免
促
。
岱
宗
已
在
眼
,
一
往
继
前
躅
。
佳
人
亦
何
念
,
凄
断
阳
关
曲
。
天
门
四
十
里
,
夜
看
扶
桑
浴
。
回
头
望
彭
城
,
大
海
浮
一
粟
。
故
人
在
其
下
,
尘
土
相
豗
蹴
。
惟
有
黄
楼
诗
,
千
古
配
淇
澳
。
离别
送别
抒情
景致
怀古
赞颂友情
赞美黄楼
地点
岱宗
赏析
这首词作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送顿起》。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开篇便以客途难遇、聚少离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不舍。"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在朋友即将离开之际,作诗人紧紧握住对方衣袖,不忍分别,并且还轻摘了一朵残留的菊花,这里蕴含着对时光易逝和友情脆弱的感慨。"佳人亦何念,悽断《阳关曲》。"这里的“佳人”指的是朋友,而非女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深深的思念,以及听着那离别之歌《阳关曲》而心情更为凄凉。"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酒宴临近结束时分,诗人与友人共同举杯,甚至连蜡烛都想与朋友一起享受,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这段聚会的珍视和留恋。"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诗人虽然多次挽留,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友人的离开。这两句写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诗人目送朋友渐行渐远,而自己则继续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聚会的回味。"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这里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仿佛诗人在夜晚望见了遥远的星辰,与朋友共享那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诗人回首时,看到了彭城,而心中却是大海茫茫,感慨万千。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渺小与广阔。"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诗人怀念旧友,如同尘土间的往事,都是无法触碰和抓住的。"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寄托,希望通过诗歌来留存这份情感,就如同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经典之作。总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将离别之痛、友情之重以及生命流逝之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才华与人生哲理。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罢新定至钱塘喜见孙观书记
宋·张伯玉
桐江撝袂蚤三年,把臂重来讲旧篇。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虬蟠我亦思沧海,鹗荐初方上碧天。忍把离杯又抛掷,别愁纷泊满春烟。
腊月六日雪
明·陶安
腊天初见雪,日午已开晴。微暖空檐滴,馀英老木擎。荒城无酒卖,疏牖照人明。风自西南起,遥知送客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