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
吾
以
新
刊
勤
恪
公
政
书
见
贻
敬
题
奉
简
勤
恪
督
楚
时
,
吾
祖
同
疆
寄
。
大
难
适
初
夷
,
急
在
培
元
气
。
抚
臣
职
治
民
,
地
与
益
阳
异
。
推
贤
本
公
忠
,
刚
柔
亦
互
济
。
不
争
赫
赫
名
,
岂
恤
悠
悠
议
。
奏
牍
兹
具
存
,
经
画
皆
至
计
。
国
家
建
行
省
,
命
官
有
深
意
。
元
丰
议
省
并
,
祇
以
便
专
恣
。
荆
襄
据
上
流
,
承
平
慎
择
帅
。
奈
何
任
无
赖
,
轻
举
江
东
弃
。
始
信
古
人
言
,
将
亡
必
多
制
。
与
君
籍
金
闺
,
通
家
逮
四
世
。
白
首
役
汗
青
,
同
舟
话
故
事
。
连
楹
赐
书
在
,
骏
烈
惭
弗
嗣
。
倾
阳
一
寸
心
,
何
补
东
隅
逝
。
万
方
困
虐
政
,
生
民
日
憔
悴
。
岂
独
岘
山
碑
,
过
者
为
堕
泪
。
历史怀旧
抒情言志
读书
政论
人生哲理
战争
忧民
赏析
这首清代郭曾炘的诗《惺吾以新刊勤恪公政书见贻敬题奉简》表达了对先祖勤恪治政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勤恪督楚时”,赞扬了祖先在楚地的严谨和尽责,而“大难适初夷,急在培元气”则反映了面对困境时重视根本的治理理念。诗人强调了地方官员的职责在于“抚民”和“推贤”,并批评了某些官员的专横和轻率,如“奈何任无赖,轻举江东弃”,这体现了对公正和稳健领导的期待。他还引用古人之言,指出国家衰败之际往往制度繁多,暗示了历史教训。诗中“连楹赐书在,骏烈惭弗嗣”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延续感到惭愧,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万方困虐政,生民日憔悴”,揭示了社会的苦难和民生的困顿。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即使是个人的忠诚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只能寄托于“倾阳一寸心”,表达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公正政治的追求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猜您喜欢
责子诗,次陶渊明韵
明末清初·卢若腾
臧、谷均亡羊,达人考名实;世乱重干戈,空复事纸笔。嗟予及衰惫,孑焉寡俦匹;尔力幸方刚,克家贵择术。所见邻里人,从军去十七;各各庇阿翁,睚眦人股栗。尔犹读父书,定知是蠢物。
丙申除夕(其一)
清·曾灿垣
最是劳人处,残年待夕阳。忧危身易老,离乱日尤长。腊酒酬穷鬼,文章落战场。独怜天地大,醉眼混玄黄。
水亭独酌十二韵
宋·陆游
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客中淡无事,翛然一杯酒。书生拙自料,事业期不朽。少年忝朝迹,蹭蹬今白首。历观千载事,和戎固尝有。定襄伍原间,乃可画地守。神州在何许,东巡已去久。煌.....
过江陵镇登秦申王坟读决策元功精忠粹德碑文有感近事而赋
宋·汪梦斗
力成和议得休兵,痛骂犹烦诸老生。拘执行人招覆灭,幸逃诛死罚殊轻。
闵雨有怀
宋·罗公升
千畴昼生烟,稻本焦釜急。化工哀遗黎,起死在呼吸。檐牙飞瀑乱,沟曲怒潮集。书生乐人乐,夜久倚杖立。遥知饥肠苏,不但爽气入。兵气二十载,狐鼠舞城邑。向来被犁者,沧海馀一粒。潜.....
梧州杂诗(其十四)
清·钱澄之
僻处朝廷小,虚名礼法持。谁迎郧国至,不救粤东危?元老盈廷谤,书生一语移。阙前争论日,大体幸毋亏!
剑门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封关非丸泥,十万横磨剑。清时道荡平,行者色犹变。巴西老流民,慷慨目如电。刘禅信庸才,江山听沦陷。如何君子孙,亦复繫白练。前王与后孟,纷纷事荒宴。但见开关降,不见当关战。在.....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四)
清·丘逢甲
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仰天发浩叹,空陨诗人涕。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念.....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