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秋天
山水
咏物
晚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元好问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日黄昏的独特韵味。首句“尖新秋意晚晴中”,点明了时间与氛围——秋天的新鲜气息在傍晚的晴空中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六尺筇枝满袖风”一句,通过诗人手持六尺长的竹杖行走于风中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秋风的轻拂与自然界的生机。“草合断桥通暗绿”描绘了一幅草丛与断桥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暗绿色的草丛与断桥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痕迹。而“竹摇残照漏疏红”则将视角转向竹林,在夕阳的余晖下,竹叶轻轻摇曳,透过竹叶的缝隙,洒落着几点淡淡的红色,这不仅是对夕阳美景的描绘,也是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隐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元好问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