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咏物
秋天
礼赞
情韵
节令
节气
怀念故地
联句送别
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山陵祭祀后的宁静景象。首句“野樵谁敢斲蒿莱”,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山陵神圣之地的敬畏,无人敢于在此砍柴,暗示了环境的肃穆。接着,“翠柏阴中兆域开”描绘了墓地周围翠柏成荫,象征着陵墓的庄重和永恒。“鹓序衣冠晨拜舞”写的是清晨祭祀时文人士大夫整齐的仪仗和虔诚的舞蹈,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和崇敬。“龙宫星斗夜昭回”则通过星辰的移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祭祀仪式的延续。“宣章道士声如鹤”形象地刻画出道士诵经的声音清亮如鹤鸣,增添了神秘的气氛。“守影中人发似梅”则借守陵人的白发,寓言岁月的沧桑和忠诚的坚守。最后两句“礼罢不须灯火伴,联镳乘月下山来”,描述祭祀完毕后,众人在月光下结伴下山,无需灯火照明,显得静谧而自然,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氛围和人们对先人的深深怀念,展现了明朝士人的文化情怀和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次韵酬沈雨若见寄
明·李流芳
寥落花间一草堂,喜看舟楫到江乡。春潮送客浑无信,寒菊怀人尚有香。十五松斋容啸傲,三千尘路费商量。凭君莫问行藏意,世事于今正渺茫。
绿漪堂
宋·文天祥
义方堂上看,窗户翠玲珑。砚里云坛月,席间淇水风。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庭玉森如笋,干霄雨露功。
枕碧楼
清·爱新觉罗·弘历
老松横谷石溪斜,纵入深山却是家。岩阁有窗皆纳树,竹炉无火不烹茶。馀多浓翠全因暖,著几新红幻作霞。应接万奇真莫暇,分毫方寸那曾加。
题丞厅清节轩诗
宋·李正民
新种修篁翠叶稠,凛然清节坐惊秋。官曹咸类崔斯立,风味仍同王子猷。暂却鹭鹓仍退食,鸾凰此日小迟留。吟哦自是公家事,我亦身閒愧食浮。
移居小白村(其二)
清·刘玺
市烟隔岸四邻静,南北轮蹄路不通。秋色老添黄雀雨,雁声孤堕白蘋风。少陵诗卷兀相向,元亮酒壶谁与同。犹喜闲闲张仲在,钓竿长伴荻花中。
用坡仙梅花十韵·访梅
宋·刘黻
山寒木落峭孤台,南北常分冷暖开。自笑三生如结习,每来月下立苍苔。
听朱秉中鼓琴
明·虞堪
潮落沧江月上时,衡门独客正栖迟。弹琴犹有嵇中散,对榻可无钟子期。蝴蝶翩翩迷晓梦,松风飒飒起秋思。水云别转潇湘曲,白露无声下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