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軿
悼亡
贫民生活写照
社会批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妇女的悲惨生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诗中的"故人身死妻贫病"开篇,表达了主人公在丈夫去世后,自己陷入贫穷和疾病之中。她为了给生病的自己买药,却因无钱而面临生死抉择,只能以半碗糙米饭和一盂蔬菜度日,然而面对这样的食物,她却无法下咽,泪水涟涟。接着,诗中描述了她的生活更加艰难,田产被卖掉以偿债,但田契在夫家,她无力掌控,衣物也被追讨。她辛苦维持的生活仅剩一片菜园,但连日常生计都难以维系,不得不偷窃度日。邻居同情她,但租客也不愿承担租税,她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她的悲惨结局进一步恶化,丈夫和孩子的遗体只能用柴木简单掩埋,豪强大户甚至剥夺了她唯一能取暖的柴火。孤儿无助地走向官府寻求公正,然而文书往返数月,冤情仍未得到解决,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谴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贫妇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遭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