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情感
闺怨
月圆
中秋
写景
场景
动作
女性角色

赏析

这首《拜月辞》描绘了两个少女在月圆之夜向月亮行礼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月初生”,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月牙初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谁家二女不胜情”,以疑问句式引出两个少女的形象,她们因月圆之夜而心生情愫,情感微妙而动人。“红裙翠袖鸳鸯带,堂前向月深深拜”,通过服饰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少女们的装扮华美,同时“深深拜”则强调了她们对月亮的虔诚敬意。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古代女性对自然之美的崇拜,也体现了她们内心的纯净与美好。“小女拜罢坐阶墀,举手学画双蛾眉;大女拜罢入帘帏,幽思满怀人不知”,这两句对比描绘了两个少女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小女坐于台阶之上,学着画眉,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活泼与好奇。而大女则在帘幕后深思,她的内心世界更为复杂,充满了未知的情感波动。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展示了不同年龄阶段少女的不同心境。整体而言,《拜月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古代少女对自然、对美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及她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猜您喜欢

玲珑四犯·咏墨纱灯
清·李符
谁擘珊瑚,嵌几幅蝉纱,向玳梁挂。淡墨轻匀,笼住烛花红射。黯黯片镜无光,偏照出、粉妆姚冶。似朦胧、蟾彩凝烟,真有药娥飞下。更看面面花枝好,讶双蕖、乱开春夜。依稀四角悬针字,.....
洞仙歌(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白苹红萏,怅湘湄人独。一载安排与金屋。者冤红日子,惨黛人儿,销够了、不算书生没福。江南多艳种,倩女今生,魂向情天又相续。一搦小腰肢,风飐蜻蜓,立不稳、画廊双足。有几个、黄.....
桂枝香·己亥五月初七夜,寿平招同古微、逊庵观名伶桂凤演《宛城》一剧,赋此赏之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正荡妇、高楼倚笛。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
舞媚娘三首(其一)
南北朝·陈叔宝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
晚凉即事(其二)
明·王彦泓
屏帷低护浴房凉,珍重为卿治一汤。酒力不禁负侍女,药方新忌报厨娘。银匙滑泻鸡头肉,锁帐燶氲佛手香。为爱月窗秋树影,不教持烛暗归房。
相逢行
汉·两汉乐府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镫何煌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五.....
如梦令(其三)
宋·石孝友
折寄陇头春信。香浅绿柔红嫩。插向鬓云边,添得几多风韵。但问。但问。管与玉容相称。
海棠春·春景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