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宁
学
士
哀
挽
内
相
方
承
宠
渥
新
,
那
堪
鵩
鸟
集
承
尘
。
文
章
功
业
成
千
古
,
台
阁
丝
纶
少
一
人
。
慷
慨
谁
论
天
下
事
,
凄
凉
空
忆
梦
中
身
。
向
时
谈
笑
皆
陈
迹
,
惟
有
临
风
泪
满
巾
。
悼亡
抒情
怀古
写景
情感
怀旧
赞颂
伤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为王一宁学士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内相方承宠渥新”,描绘了王一宁在生前深受朝廷恩宠的情景;然而紧接着的“那堪鵩鸟集承尘”则暗示了其突然离世的不幸,用“鵩鸟”寓指死亡,让人感到悲痛。接下来,“文章功业成千古”赞扬了王一宁的文学成就和业绩,他的名声将流传后世。“台阁丝纶少一人”表达了朝廷失去这样一位才子的遗憾,暗示了他对国家的贡献不可替代。“慷慨谁论天下事,凄凉空忆梦中身”表达了诗人对王一宁未能继续参与国事的感慨,以及对逝者在梦中身影的追忆,充满了凄凉之感。最后两句“向时谈笑皆陈迹,惟有临风泪满巾”总结了过去欢笑时光已成过往,只剩下诗人面对风中独自垂泪,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友谊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于亡友的真挚悼念。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