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夜坐怀乡
月夜思归
思乡之情
秋夜感怀
秋景抒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朦朦淡月映窗纱",诗人以朦胧的月光透过窗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和寂寥感。接着,"坐听严城动鼓笳",通过听到城中的更鼓和胡笳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可能在等待或思虑着什么。"自是归期难准信",诗人表达了对归期无定的无奈与焦虑,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生憎银烛又开花",借银烛的燃烧,寓意时光荏苒,进一步加重了诗人对归期遥不可及的感慨,同时也寓含着对生活的淡淡哀愁。整体来看,这首《夜坐》以月色、鼓声和烛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